蜚蠊(蟑螂)fěi lián ,蟲名,別名負盤,黃婆娘,灶蟣子,俗稱蟑螂,外號小強,屬昆蟲綱蜚蠊目(blattaria),**已知約3700種,大多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區,少數分布于溫帶地區。我國已記載18科60屬240種,擁有各地均有分布。
形態:蜚蠊成蟲橢圓形,背腹扁平,體長者可達100mm,小者僅2mm,一般為10~30mm,體呈黃褐色或深褐色,因種而異,體表具油亮光澤。
頭部:小且向下彎曲,活動自如,y字形頭蓋縫明顯,大部分為前胸覆蓋。復眼大,圍繞觸角基部;有單眼2個。觸角細長呈鞭狀,可達100余節。口器為咀嚼式。
胸部:前胸發達,背板橢圓形或略呈圓形,有的種類表面具有斑紋;中、后胸較小,不能明顯區分。前翅革質,左翅在上,右翅在下,相互覆蓋;后翅膜質。少數種類無翅。翅的有無和大小形狀是蜚蠊分類依據之一。足粗大多毛,基節扁平而闊大,幾乎覆蓋腹板全部,適于疾走。
腹部:扁闊,分為10節。第6、7節背面有臭腺開口;第10節背板上著生1對分節的尾須。尾須的節數、長短及形狀亦為分類的依據。雄蟲的末腹板著生1對腹刺,雌蟲無腹刺,據此可分別雌雄。雌蟲的末腹板為分葉狀構造,具有夾持卵鞘的作用。
生活史:蜚蠊為漸變態昆蟲,生活史有卵、若蟲和成蟲3個發育階段。
卵及卵莢:雌蟲產卵前先排泄一種物質形成卵鞘(卵莢)。其鞘堅硬、暗褐色,多為長1cm,形似錢袋狀。卵成對排列儲列其內。雌蟲排出卵莢后常夾于腹部末端,少數種類直至孵化,大多數種類而后分泌粘性物質使卵鞘粘附于物體上。每個卵鞘含卵16~48粒。卵鞘形態及其內含卵數為蜚蠊分類的重要依據。卵鞘內的卵通常1~2個月后孵化。
若蟲:蜚蠊有一個預若蟲期,即在剛孵出時,觸角、口器及足均結集在腹面不動,需經一次蛻皮,才成為普通活動態的若蟲。若蟲較小,色淡無翅,生殖器官尚未成熟,生活習性與成蟲相似。若蟲經5~7個齡期發育才羽化為成蟲。每個齡期約為1個月。
成蟲羽化后即可交配,約交配后10天開始產卵。一只雌蟲一生可產卵鞘數個或數十個不等。整個生活史所需時間因蟲種、溫度、營養等不同而異,一般需數月或一年以上。雌蟲壽命約半年,雄蟲壽命較短。
生態:
1.食性蜚蠊為雜食性昆蟲,人和動物的各種食物、排泄物和分泌物以及垃圾均可為食,尤嗜食糖類和肉食類,并需經常飲水。蜚蠊的耐饑力較強,德國小蠊在有水無食時可存活10~14天,在無水有食時存活9~11天,在無水無食的條件下仍可存活1周。在過度饑餓下,有時可見蜚蠊殘食其同類及卵鞘。
2.棲息與活動大多數種類蜚蠊棲居野外,僅少數種類棲息室內。后者與人類的關系密切。這些種類尤其喜棲息于室內溫暖、且與食物、水分靠近的場所,如廚房的碗櫥、食堂的食品柜、灶墻等處的隙縫中和下水道溝槽內。蜚蠊晝伏夜行,白天隱匿在黑暗而隱蔽處;夜間四出活動,夜晚9時至夜間2時為其活動高峰。蜚蠊主要用足行走,每分鐘可達21m。有翅種類的飛翔力甚差,飛行距離一般僅限于室內。蜚蠊活動的適宜溫度為20~30℃。低于15℃時,絕大多數不動或微動;高于37℃時呈興奮狀,超過50℃時死亡。蜚蠊的臭腺能分泌一種氣味特殊的棕黃色油狀物質,是其驅避敵害的一種天然防御功能。該分泌物留于所經過之處,通常稱之“蟑螂臭”。
3.季節消長與越冬蜚蠊的季節消長受溫度的影響較大,同一蟲種在不同地區可表現不同的季節分布。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,蜚蠊通常始見于4月,7~9月達高峰,10月以后逐漸減少,直至消失。當溫度低于12℃時,便以成蟲、若蟲或卵在黑暗、無風的隱蔽場所越冬。